对重婚者的法律责任追究,主要包括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刑事责任可能面临有期徒刑或拘役,民事责任则可能涉及离婚时的损害赔偿等。

重婚是一种严重违反婚姻法律制度的行为,我国法律对此有明确的规定和相应的法律责任追究机制。

在刑事责任方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条规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这里的“结婚”包括法律婚和事实婚。法律婚即依法登记结婚,而事实婚则是指虽未登记结婚,但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周围群众也认为是夫妻关系的情况。

在民事责任方面,如果一方存在重婚行为,在离婚诉讼中,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这是对无过错方的一种法律保护和救济措施。此外,重婚行为也可能影响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法院在判决时可能会对重婚一方作出不利的财产分配决定。

在追究重婚者法律责任的过程中,证据的收集至关重要。比如,证明重婚者存在再次登记结婚的证据,包括婚姻登记机关的登记记录;证明存在事实婚的证据,如双方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证人证言、共同居住的证明、对外以夫妻名义交往的相关证据等。

同时,对于重婚行为的认定,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遵循法律规定和相关的司法解释。司法机关在处理此类案件时,会严格审查证据,确保法律的准确适用,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总之,重婚行为不仅破坏了婚姻家庭关系的稳定,也违背了社会的公序良俗和法律的规定,必然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如何对重婚者追究法律责任(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条 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