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伤害罪不起诉的条件通常包括犯罪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经特赦令免除刑罚;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等。

在法律实践中,故意伤害罪不起诉的条件是由多种因素综合判断确定的。

首先,如果犯罪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情况,检察机关可能会作出不起诉决定。这意味着伤害行为虽然存在,但造成的损害后果非常轻微,对社会秩序和他人权益的影响极小,不符合刑法对于犯罪的实质性定义。

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也是不起诉的常见条件之一。追诉时效是法律规定的对犯罪分子追究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一旦超过这个期限,除非有法定的特殊情况,否则不再追究刑事责任。

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情形下,也不会被起诉。特赦是国家对特定犯罪分子免除其刑罚的一种制度安排。

对于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比如侮辱、诽谤、暴力干涉婚姻自由、虐待、侵占等案件,如果被害人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检察机关通常也不会主动提起公诉。

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根据法律规定,不再追究刑事责任,检察机关会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此外,还有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比如,在共同犯罪中,某些从犯的犯罪情节极其轻微,或者存在法律规定的其他特殊情况,可能会被认定为免予追究刑事责任。

需要注意的是,检察机关在决定是否对故意伤害罪案件不起诉时,会综合考虑案件的全部事实、证据、犯罪嫌疑人的认罪态度、被害人的谅解情况等多种因素,以确保法律的准确适用和公平正义的实现。

故意伤害罪不起诉的条件具体是什么(0)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