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 12 个月。

取保候审是我国刑事诉讼法中的一种强制措施。法律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

在司法实践中,取保候审的期限会根据具体案件的情况和司法机关的审查进度而有所不同。取保候审的决定机关会综合考虑犯罪的性质、情节、社会危害性,以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个人情况等因素来确定取保候审的期限。

如果在取保候审期间,案件有了新的进展,例如需要补充侦查、移送审查起诉或者提起公诉等,司法机关会根据案件的需要对取保候审的期限进行相应的调整。

需要注意的是,取保候审并不意味着案件的终结,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仍需遵守相关规定,如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等。

如果违反了这些规定,已交纳保证金的,没收部分或者全部保证金,并且区别情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者监视居住、予以逮捕。

总之,取保候审的期限虽然最长为 12 个月,但具体的期限会因案件的复杂程度和司法程序的进展而有所变化,被取保候审的人员应严格遵守相关规定,配合司法机关的工作。

取保候审一般多久(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