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录口供时不回答通常是不可以的。
在司法程序中,录口供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具有严肃的法律意义和作用。当被要求录口供时,不回答通常不是一个明智和合法的选择。
首先,法律要求公民在合法的调查程序中配合执法机关的工作。如果无故拒绝回答,可能会被视为不配合调查,从而引发一系列不利后果。执法机关可能会对这种不配合的态度产生质疑,进而加大调查力度,甚至可能采取一些强制手段来获取所需信息。
其次,不回答口供可能会影响自身的权益。通过积极、如实的回答,可以为自己提供一个解释和说明情况的机会,有助于澄清事实,避免不必要的误解和误判。相反,如果保持沉默,可能会让调查人员对情况产生错误的推测,从而对自己不利。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当事人有权保持沉默。例如,在没有律师在场的情况下,涉及可能自证其罪的问题,当事人可以依据法律规定行使沉默权。但这种沉默权的行使是有严格的法律限制和条件的,不能随意滥用。
总之,在录口供时,一般情况下应当配合回答,但要注意回答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如果对某些问题不确定或需要法律帮助,应当及时提出并寻求律师的支持和指导。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