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检察院正式逮捕意味着犯罪嫌疑人有较大的犯罪嫌疑,且符合逮捕的法定条件。至于多久能出来,取决于案件的进展、犯罪嫌疑人的具体情况以及法律程序,时间长短不一。
当一个人被检察院正式逮捕,这是刑事诉讼程序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逮捕通常表明检察机关经过审查认为有证据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了犯罪行为,并且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
被逮捕后多久能出来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时间。这主要取决于多个因素。首先是案件的复杂程度,如果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侦查和审查起诉的时间可能相对较短;反之,如果案件较为复杂,涉及众多证据的收集和审查,时间就会相应延长。其次,犯罪嫌疑人的认罪态度、是否有立功表现等也会影响其能否获得从轻处理以及出狱的时间。
在法律程序上,公安机关逮捕犯罪嫌疑人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一般不得超过二个月。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一个月。如果是交通十分不便的边远地区的重大复杂案件,重大的犯罪集团案件,流窜作案的重大复杂案件,犯罪涉及面广、取证困难的重大复杂案件,经过法定程序还可以再延长。
侦查终结后,案件会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作出决定,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半个月。如果检察院认为证据不足,可以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补充侦查以二次为限,每次不超过一个月。
如果犯罪嫌疑人被法院判决有罪并判处刑罚,那么在服刑一定期限后,根据其表现,可能会获得减刑、假释等提前出狱的机会。如果最终被法院判决无罪,或者检察院作出不起诉决定,那么犯罪嫌疑人将会被释放。
总之,被检察院正式逮捕后出狱的时间具有不确定性,需要综合考虑各种法律规定和具体案件情况。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六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