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的立案标准主要包括以下情形:泄露绝密级国家秘密 1 项(件)以上的;泄露机密级国家秘密 2 项(件)以上的;泄露秘密级国家秘密 3 项(件)以上的;向非境外机构、组织、人员泄露国家秘密,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危害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国防安全或者其他严重危害后果的;通过口头、书面或者网络等方式向公众散布、传播国家秘密的;利用职权指使或者强迫他人违反国家保守秘密法的规定泄露国家秘密的;以牟取私利为目的泄露国家秘密的;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国家保密法的规定,故意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行为。

在判断是否达到立案标准时,需要综合考虑泄露的国家秘密的密级、数量以及造成的后果等因素。

首先,对于绝密级国家秘密,只要泄露 1 项(件)以上,就达到立案标准。因为绝密级是国家秘密的最高级别,其泄露所带来的危害往往是极其严重的。

其次,机密级国家秘密泄露 2 项(件)以上,或者秘密级国家秘密泄露 3 项(件)以上的,也应当立案。这是基于不同密级的国家秘密的重要性和可能产生的危害程度来设定的标准。

再者,如果向非境外机构、组织、人员泄露国家秘密,即便数量未达到上述标准,但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危害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国防安全或者其他严重危害后果的,同样应当立案。这种情况强调的是泄露行为所产生的实际或潜在的严重影响。

此外,通过口头、书面或者网络等方式向公众散布、传播国家秘密的行为,因其传播范围广、影响大,不论泄露的密级和数量,也应立案。

利用职权指使或者强迫他人违反国家保守秘密法的规定泄露国家秘密的,这种利用职权的恶劣行为,一旦发生,即达到立案条件。

最后,以牟取私利为目的泄露国家秘密的,无论其泄露的密级、数量和后果如何,都应被立案追究刑事责任。因为这种出于私利的故意泄露行为,严重违背了公职人员的职责和法律的要求。

总之,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的立案标准是综合多种因素来确定的,旨在有效打击危害国家安全和利益的犯罪行为,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稳定。

什么标准下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才立案?(0)

法律依据:

《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