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卫过当没有致人死亡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具体的判刑要综合考虑过当的程度、造成的损害后果、防卫的目的和手段等多方面因素。

防卫过当是指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在防卫过当没有致人死亡的情况下,法院在量刑时会充分考量各种情节。

首先,会审查防卫行为发生的背景和起因。如果是面对极其紧迫、严重的不法侵害,防卫人的反应可能会更为激烈,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量刑的判断。

其次,着重评估防卫行为与造成的损害后果之间的关系。即使没有导致死亡,但如果造成了重伤或者其他严重后果,其量刑也会相应受到影响。

再者,考虑防卫人的主观状态。如果防卫人是出于过于紧张、恐惧或者疏忽大意等原因导致防卫过当,与故意实施过当行为在量刑上会有所区别。

此外,还会参考社会一般观念和普遍的价值判断。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公众对于防卫行为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也可能对判决产生一定的影响。

法律对于防卫过当的规定,旨在保障公民的正当防卫权利,同时防止防卫行为过度损害他人合法权益。在司法实践中,法官会根据具体案件的细节和证据,权衡各方因素,作出公正合理的判决。

总之,防卫过当没有致人死亡的判刑并非一概而论,而是一个需要综合各种因素进行精细判断的过程,以确保法律的公正和社会的公平正义得到充分体现。

防卫过当没有致人死亡怎么判(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