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在刑法中,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对于从犯的处罚,法律有明确的规定。
从犯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相对较低,其参与犯罪的程度和作用较主犯要小。从轻处罚意味着在法定刑的幅度内,选择相对较轻的刑罚;减轻处罚则是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免除处罚则是对从犯不予刑事处罚。
判断一个犯罪分子是否属于从犯,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例如,其参与犯罪的积极性、参与的程度、对犯罪结果的影响力、是否被胁迫参与犯罪等等。如果一个人在共同犯罪中只是提供了少量的帮助,或者其行为对犯罪结果的发生影响较小,那么就有可能被认定为从犯。
从犯的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体现了刑法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这既能够对犯罪分子的罪行进行适当的惩处,又能根据其在犯罪中的具体情况给予合理的量刑,以实现法律的公平和正义。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从犯的认定和处罚,应当依据具体的案件事实和证据,由司法机关依法进行判断和裁决。在司法实践中,对于从犯的处罚,会根据每个案件的独特情况进行具体的裁量,以确保处罚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总之,从犯的处罚是根据其在共同犯罪中的具体表现和作用,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进行适当的量刑,以达到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的双重目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