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犯故意伤害罪的处罚,需综合考虑其年龄、犯罪情节、危害后果等因素。对于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犯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于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犯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同时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不满十二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负刑事责任。

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处罚有着特殊的规定。首先,需要明确未成年人的年龄分段。一般来说,不满十二周岁的未成年人,无论实施何种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只有在犯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并且经过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情况下,才应当负刑事责任。在这种情况下,即便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也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对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的犯罪行为,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在量刑时,法律充分考虑到其年龄和心智发育程度,会给予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对于已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不过,由于其仍属于未成年人范畴,在量刑时同样会适当从轻或者减轻。

从轻处罚是在法定刑范围内,对犯罪分子适用相对较轻的刑种或者处以较短的刑期。减轻处罚是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此外,对于未成年人犯罪,在司法实践中,更多的是注重教育、感化和挽救,会采取一些特殊的措施,如社区矫正、心理辅导等,以帮助未成年人认识错误,回归正途,重新融入社会。同时,家庭和社会也应当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和引导,预防犯罪行为的发生。

未成年犯故意伤害罪会受什么处罚(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