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诉讼罪的犯罪构成包括主体、主观方面、客体、客观方面等要素。

虚假诉讼罪,是指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从主体来看,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年满 16 周岁、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和单位均能成为本罪的主体。

在主观方面,虚假诉讼罪表现为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仍然积极追求这种结果的发生。

从客体上讲,虚假诉讼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既侵犯了正常的司法秩序,也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正常的司法秩序是司法活动得以公正、高效进行的重要保障。而他人的合法权益包括财产权、名誉权等。

客观方面,表现为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捏造的事实”,是指凭空编造的根本不存在的事实。如果行为人只是对部分事实进行夸大或者隐瞒,一般不认定为本罪中的捏造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包括向法院提起一审民事诉讼,也包括依照审判监督程序提起再审、以捏造的事实申请强制执行等行为。

例如,甲为了侵占乙的财产,虚构乙欠其巨额债务,并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在这个例子中,甲的行为就构成了虚假诉讼罪,因为他以捏造的乙欠款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既妨害了司法秩序,也侵犯了乙的合法财产权益。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虚假诉讼罪的认定,需要综合考虑行为人的主观故意、客观行为以及造成的后果等多方面因素,以准确判断是否构成犯罪以及犯罪的情节轻重。

虚假诉讼罪的犯罪构成是什么(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七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