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行医罪的构成特征包括主体、主观方面、客体、客观方面等要素。主体为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客体是国家对医疗机构的管理制度及公众的健康权利;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行为。

非法行医罪,是指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行为。其构成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主体特征:非法行医罪的主体是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这里的“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不仅包括未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还包括未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或者虽有医师资格但未经注册取得执业证书的情况。

主观方面: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而从事医疗活动。这种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直接故意表现为行为人积极追求非法行医行为的发生和危害结果的出现;间接故意表现为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结果,但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

客体特征:非法行医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医疗机构的管理制度和公众的健康权利。国家通过一系列法律法规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进行管理,以保障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公众的健康安全。非法行医行为破坏了这种管理制度,同时也对公众的健康权利构成了威胁。

客观方面: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行为。“非法行医”,是指违反国家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等规定,从事医疗活动。“情节严重”通常包括以下情形:造成就诊人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造成甲类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有传播、流行危险的;使用假药、劣药或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卫生材料、医疗器械,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非法行医被卫生行政部门行政处罚两次以后,再次非法行医的;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总之,非法行医罪的认定需要综合考虑上述构成特征。只有在主体、主观方面、客体和客观方面均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下,才能构成非法行医罪,并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非法行医罪的构成特征是什么(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