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中的犯罪既遂,指行为人所实施的犯罪行为已经齐备了刑法分则所规定的全部构成要件。

犯罪既遂是犯罪的一种基本形态,在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

犯罪的既遂形态具有多种类型,常见的如结果犯、行为犯、危险犯等。结果犯是以法定的犯罪结果的发生与否作为犯罪既遂与未遂区别标志的犯罪。例如故意杀人罪,只有出现被害人死亡的结果,才构成犯罪既遂。行为犯则是以法定的犯罪行为的完成作为犯罪既遂标准的犯罪。比如强奸罪,只要行为人完成了强奸行为,就构成既遂,而不考虑是否造成了某种危害结果。危险犯是以行为人实施的危害行为造成法定的某种危险状态作为既遂标志的犯罪。

判断犯罪是否既遂,关键在于确定犯罪行为是否齐备了刑法分则所规定的全部构成要件。这既包括犯罪的客观方面,如行为、结果、危险状态等,也包括犯罪的主观方面,如故意、过失等。例如,在盗窃罪中,行为人秘密窃取了他人财物,使财物脱离了被害人的控制,就构成了盗窃罪的既遂。如果行为人已经着手实施盗窃行为,但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得逞,财物未被窃取到手,则构成盗窃罪的未遂。

犯罪既遂的认定对于量刑具有重要影响。一般来说,犯罪既遂的社会危害性相对较大,量刑也会相对较重。同时,犯罪既遂的认定也关系到刑事诉讼程序的进行,对于证据的收集和审查、罪名的确定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犯罪在既遂的认定标准上可能存在差异,这需要根据具体的刑法条文和相关的司法解释来准确判断。在实际的司法实践中,要综合考虑案件的各种因素,以确保对犯罪既遂的认定准确、公正。

刑法犯罪既遂是指什么(0)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十二条 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 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第二十三条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