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贿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主体、主观方面、客体和客观方面。
行贿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年满 16 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和单位。
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并且具有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这里的“谋取不正当利益”,是指谋取违反法律、法规、国家政策和国务院各部门规章规定的利益,以及要求国家工作人员或者有关单位提供违反法律、法规、国家政策和国务院各部门规章规定的帮助或者方便条件。
客体是复杂客体,主要侵犯了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的廉洁性,同时也侵犯了国家经济管理的正常活动。
客观方面表现为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以行贿论处。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没有获得不正当利益的,不是行贿。
需要注意的是,行贿的财物既包括金钱、物品等有形财产,也包括可以用金钱计算数额的财产性利益,如债权的设立、债务的免除等,但不包括非财产性利益,如升学就业、提升职务等。
此外,对于行贿罪的认定,还需要综合考虑行贿的情节、数额、手段、后果等因素。在司法实践中,对于行贿罪的打击力度不断加大,旨在维护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的廉洁性和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
总之,行贿罪的构成要件是明确和具体的,通过法律的规范和制裁,旨在遏制行贿行为的发生,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和法治秩序。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百八十九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