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定条件下,公司对于员工的过失犯罪行为可以进行追偿。

过失犯罪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犯罪。在公司的运营中,如果员工因过失犯罪给公司造成了经济损失,公司是否能够追偿,需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来判断。

首先,要考虑公司与员工之间的合同约定。如果在劳动合同或者公司的规章制度中明确规定了员工因过错导致公司损失时的赔偿责任,那么公司在符合约定条件的情况下,可以依据合同向员工进行追偿。

其次,需要判断员工的过失行为与公司损失之间是否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如果员工的过失只是间接因素,或者公司自身在管理、监督等方面也存在过错,那么公司的追偿可能会受到一定限制。

另外,还要考虑员工的赔偿能力。即使公司有权追偿,但如果员工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来承担赔偿责任,追偿也可能难以实现。

在法律实践中,法院在处理此类纠纷时,会综合权衡双方的过错程度、损失的大小、员工的收入状况等因素,以确定一个合理的赔偿数额。

例如,在一个案例中,某公司的财务人员因疏忽大意,未按照规定流程审核账目,导致公司遭受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公司依据事先签订的劳动合同中的相关条款,向该员工提起了追偿诉讼。法院经过审理,认为员工的过失行为与公司的损失存在直接因果关系,但同时也考虑到员工的收入水平较低,最终判决员工在一定期限内赔偿公司部分损失。

总之,公司对于员工过失犯罪造成的损失能否追偿并非绝对,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和判断。

过失犯罪公司能追偿吗(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零一条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