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卫过当会根据具体的情节和造成的后果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可能包括刑事责任,但会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防卫过当是指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在处理防卫过当的案件时,司法机关会综合多方面的因素进行考量。

首先,判断是否构成防卫过当,需要明确防卫行为是否“明显超过必要限度”以及是否“造成重大损害”。必要限度是指防卫行为的性质、手段、强度及造成的损害与不法侵害的性质、手段、强度及可能造成的损害基本相适应。如果防卫行为造成的损害远远超过了不法侵害可能造成的损害,就可能被认定为防卫过当。

对于防卫过当的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减轻处罚是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免除处罚则是不判处刑罚。具体的量刑幅度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如防卫人的主观过错程度、防卫的起因、手段、时间、地点等因素来确定。

在司法实践中,如果防卫过当的行为人具有自首、立功等情节,或者能够积极赔偿被害人的损失,取得被害人的谅解,也会在量刑时予以考虑,可能会进一步减轻处罚。

需要指出的是,防卫过当的认定应当谨慎,要充分考虑到公民在面对不法侵害时的紧张、恐惧等心理状态,以及在紧急情况下难以准确判断防卫限度的实际情况。同时,也应当鼓励公民在合法的范围内勇敢地进行正当防卫,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的公共秩序。

总之,防卫过当的处理需要综合权衡各种因素,遵循法律的规定和司法的原则,以实现法律的公平正义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防卫过重如何处理(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