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用职权罪的立案标准主要包括造成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重大损失等情形。

滥用职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超越职权,违法决定、处理其无权决定、处理的事项,或者违反规定处理公务,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 造成死亡 1 人以上,或者重伤 2 人以上,或者轻伤 5 人以上的。

2. 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20 万元以上的。

3. 造成有关公司、企业等单位停产、严重亏损、破产的。

4. 严重损害国家声誉,或者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5. 其他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形。

需要指出的是,对于“重大损失”的认定,要综合考虑行为人的行为方式、危害后果、造成损失的数额等多种因素。同时,滥用职权的行为往往表现为不正确地履行职责,故意逾越职权,或者在履行职责过程中违反法定程序、权限等。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滥用职权罪的认定,需要严格依据法律规定和证据进行。既要保障国家机关正常的管理秩序,也要保护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权利。

此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法律的完善,对于滥用职权罪的立案标准和认定也可能会有所调整和变化。相关执法和司法机关会根据实际情况,准确适用法律,以确保公正、公平地处理此类案件。

滥用职权罪案件立案标准如何(0)

法律依据:

《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一)滥用职权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