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抢劫即便有减轻行为,是否能减刑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来判定,不能一概而论。
多次抢劫属于较为严重的犯罪行为,在刑法中通常会受到较为严厉的惩处。然而,如果存在减轻行为,这确实为可能的减刑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和条件,但并不能绝对保证能够减刑。
减轻行为的性质、程度以及其与犯罪行为的关联程度都会对是否减刑产生影响。例如,如果犯罪嫌疑人在犯罪后有自首情节,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这是一种典型的减轻行为。又或者在犯罪过程中,主动放弃部分犯罪行为,或者在被抓捕后积极协助司法机关侦破案件、提供重要线索等,也可能被认定为减轻行为。
但是,多次抢劫本身的恶劣性质在量刑时会被重点考虑。多次实施抢劫表明犯罪人的主观恶性较大,社会危害性较高。即使存在减轻行为,法院在判断是否减刑时,也会综合权衡犯罪的整体情况。包括抢劫的手段是否残忍、造成的后果是否严重、所抢劫财物的价值大小等等。
此外,法律的适用是严谨和公正的,需要遵循相关的法律程序和规定。对于多次抢劫案件中的减轻行为的认定,也需要有充分的证据支持,并经过严格的审查和判断。
总之,多次抢劫有减轻行为只是影响量刑的因素之一,是否能减刑要依据具体的案件事实、法律规定以及司法机关的综合判断来确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八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