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失犯罪常见的情形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和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例如交通肇事罪、重大责任事故罪、失火罪等。

过失犯罪,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犯罪。

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犯罪。比如,在工厂操作机器时,因一时疏忽未检查设备,导致发生严重的生产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就可能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

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犯罪。例如,某司机自认为驾驶技术高超,在醉酒状态下驾车,虽知道可能会出事,但过于自信地认为能够避免,最终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构成交通肇事罪。

常见的过失犯罪还有失火罪,比如某人在野外随意丢弃未熄灭的烟头,引发森林火灾。还有过失致人死亡罪,比如两人在打闹过程中,一方因用力过猛,导致另一方意外死亡。

在司法实践中,判断是否构成过失犯罪,需要综合考虑行为人的认知能力、行为当时的环境和条件等多种因素。同时,过失犯罪的处罚相对故意犯罪通常较轻,这是因为过失犯罪人的主观恶性相对较小。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疏忽大意的过失还是过于自信的过失,其构成犯罪都要求造成了法定的严重后果。如果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一般不构成犯罪。

过失犯罪有哪些些情形(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五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