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放高利贷是否会坐牢,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判定。一般情况下,单纯的放高利贷行为可能不会直接导致坐牢,但如果在放高利贷的过程中存在其他违法犯罪行为,就有可能承担刑事责任。

高利贷本身是一种不受法律保护的借贷行为,但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坐牢。

在大多数情况下,仅仅是发放高利贷,没有伴随其他的违法犯罪活动,比如暴力催收、诈骗、非法拘禁等,通常属于民事纠纷范畴。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一般会支持,但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除外。

然而,如果在放高利贷的过程中,为了追讨债务,采取了暴力、威胁、侮辱、骚扰、限制人身自由等手段,对借款人或者其亲友造成了人身伤害或者财产损失,那么就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非法拘禁罪、寻衅滋事罪等刑事犯罪,从而面临坐牢的风险。

另外,如果放高利贷的人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也会构成高利转贷罪。

总之,判断个人放高利贷是否会坐牢,不能一概而论,要综合考虑其行为的性质、情节和后果。法律对于借贷活动有着明确的规定和约束,旨在维护正常的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

在日常生活中,应当树立正确的借贷观念,遵循合法合规的原则进行资金借贷,避免陷入不必要的法律风险之中。

个人放高利贷会坐牢吗?(0)

法律依据: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取缔地下钱庄及打击高利贷行为的通知》

民间个人借贷利率由借贷双方协商确定,但双方协商的利率不得超过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同期、同档次贷款利率(不含浮动)的4倍。超过上述标准的,应界定为高利借贷行为。

《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条

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