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放高利贷可能涉嫌非法经营罪。

在我国,个人放高利贷的行为可能构成犯罪,通常会涉及非法经营罪。高利贷,是指索取特别高额利息的贷款。

首先,要明确高利贷不受法律保护。法律所支持的民间借贷利率有明确的上限规定,如果超过这个上限,就属于高利贷范畴。

从法律角度来看,放高利贷者的行为可能扰乱了正常的金融秩序。他们未经有关部门批准,擅自从事资金借贷业务,并且以高额利息为回报,这种行为严重破坏了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规则。

对于放高利贷构成非法经营罪的认定,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比如放贷的金额、放贷的次数、利息的高低、对社会造成的危害程度等。

在一些具体的案例中,如果个人长期、多次、大规模地进行高利贷放贷活动,并且从中获取了巨额利益,给借款人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那么就有可能被认定为非法经营罪。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高利贷行为的定性和处理,要依据具体的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同时,广大民众也应当增强法律意识,避免参与到高利贷活动中,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法律风险和经济损失。

总之,个人放高利贷是一种具有严重法律风险的行为,一旦触犯法律,将面临严厉的法律制裁。

个人放高利贷属于什么罪(0)

法律依据:

《关于办理非法放贷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一条第一款

违反国家规定,未经监管部门批准,或者超越经营范围,以营利为目的,经常性地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发放贷款,扰乱金融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四)项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

违反国家规定,有下列非法经营行为之一,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的;

(二)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的;

(三)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经营证券、期货、保险业务的,或者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的;

(四)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