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罪判刑后,诈骗犯无力还钱可以起诉。

在诈骗罪中,即使犯罪嫌疑人已经被判刑,如果其无力偿还诈骗所得款项,受害人是可以通过民事诉讼的方式进行起诉的。

首先,刑事责任的承担并不免除民事责任。判刑是对犯罪行为的刑事处罚,而偿还受害人的损失是民事责任的范畴。即使罪犯已经接受了刑事制裁,仍有义务对受害人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赔偿。

其次,通过起诉,能够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法院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依法作出判决,确认受害人的债权。虽然诈骗犯可能当前无力还钱,但有了生效的法律文书,一旦其日后有了偿还能力,受害人可以依据判决申请强制执行。

再者,起诉也有助于维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让诈骗犯清楚认识到其行为所带来的后果不仅仅是刑事处罚,还有民事赔偿责任。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其他潜在的犯罪分子也能起到警示作用。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起诉虽然是受害人的合法权利,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面临一些困难。比如,诈骗犯确实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这会导致即使胜诉,也难以在短期内获得实际的赔偿。但这并不意味着起诉没有意义,它为未来可能的赔偿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

总之,诈骗罪判刑后,诈骗犯无力还钱时,受害人有权起诉,以最大程度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诈骗罪判刑后诈骗犯无力还钱可以起诉吗(0)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十六条 由于犯罪行为而使被害人遭受经济损失的,对犯罪分子除依法给予刑事处罚外,并应根据情况判处赔偿经济损失。

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犯罪分子,同时被判处罚金,其财产不足以全部支付的,或者被判处没收财产的,应当先承担对被害人的民事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