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诈勒索罪的构成通常需要满足以下几个关键条件: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强行索要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
敲诈勒索罪是一种侵犯财产型犯罪,其构成要件包括主观方面、客观方面、客体和主体。
在主观方面,行为人必须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侵害他人财产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这种故意是直接故意,如果只是基于其他目的而非非法占有财物,一般不构成敲诈勒索罪。
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采用威胁、要挟、恫吓等手段,迫使被害人交出财物。威胁、要挟的内容可以涉及被害人的生命、身体、自由、名誉等方面,只要足以使被害人产生恐惧心理,并基于这种恐惧心理处分财产即可。同时,索要财物的行为必须是强行的,即违背被害人的意志。而且,索要的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进行敲诈勒索。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数额较大”通常指敲诈勒索公私财物价值二千元至五千元以上。“多次敲诈勒索”是指二年内敲诈勒索三次以上。
敲诈勒索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既侵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也侵犯被害人的人身权利或者其他权益。
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例如,甲知道乙有不可告人的秘密,以将该秘密公开相威胁,要求乙支付巨额钱款,乙因害怕秘密被公开而支付,甲的行为就构成敲诈勒索罪。再比如,丙多次以暴力相威胁,向多名商户索要财物,即使每次数额不大,但由于多次实施该行为,也构成敲诈勒索罪。
需要注意的是,在判断是否构成敲诈勒索罪时,要综合考虑行为人的主观意图、客观行为、索要财物的数额和次数等因素,严格依照法律规定进行认定。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