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道路交通中,开车撞死人是一件极其严重的事情。这不仅给受害者及其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损失,也让肇事者面临着法律的严肃制裁。而在法律层面,开车撞死人所涉及的刑事和民事责任有着明显的区别,这也是大家需要清晰了解的重要法律知识。

一、开车撞死人刑事和民事的区别

从性质上来说,刑事责任是因为肇事者的行为触犯了刑法,构成了犯罪而应承担的法律后果。在开车撞死人的情况下,如果肇事者存在过错,比如酒驾、超速、逃逸等,就可能构成交通肇事罪。一旦被认定有罪,将面临刑罚,包括有期徒刑、拘役等。

而民事责任则是基于侵权行为,对受害者或其家属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赔偿。这包括死亡赔偿金、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即使肇事者没有被追究刑事责任,民事赔偿责任也不能免除。

在举证责任方面,刑事诉讼中,公诉机关需要承担证明被告人有罪的责任,且证据要达到“排除合理怀疑”的程度。而在民事诉讼中,通常是“谁主张谁举证”,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中,会适用一些特殊的举证规则。

在赔偿标准上,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赔偿范围通常较为有限,一般不包括精神损害抚慰金。而单纯的民事诉讼中,赔偿范围则相对较广。

开车撞死人刑事和民事有什么区别(0)

二、开车撞死人刑事处罚的具体情形

当开车撞死人的情况满足一定条件时,肇事者就会面临刑事处罚。比如,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如果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其他特别恶劣情节”包括死亡二人以上或者重伤五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死亡六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六十万元以上的。

此外,如果肇事者在事故发生后,主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构成自首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定能免除刑事处罚。

三、开车撞死人民事赔偿的计算方式

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丧葬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被扶养人生活费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准计算。

精神损害抚慰金的数额则要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侵权人的获利情况,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等因素确定。

以上关于开车撞死人刑事和民事责任的相关内容,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但需要注意的是,法律问题复杂多变,具体的判定和处理需要依据具体的案件事实和法律规定。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如有疑问建议本站在线咨询律师,获取更专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