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社会,工资是劳动者辛勤付出的回报,然而,有些不良企业或雇主却拒绝支付工资,这给劳动者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和损失。那么,拒付工资刑事究竟是什么罪呢?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相信您也对此充满了好奇,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揭开谜底。
一、拒付工资刑事涉及的罪名
拒付工资在刑事领域可能涉及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主体是负有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义务的用人单位或者雇主;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客体是劳动者的财产权和正常的劳动用工关系;客观方面表现为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
二、如何认定“数额较大”
在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中,“数额较大”的认定标准是一个关键问题。一般来说,拒不支付一名劳动者三个月以上的劳动报酬且数额在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的,或者拒不支付十名以上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且数额累计在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第一款规定的“数额较大”。
需要注意的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
三、“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情形
“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是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重要条件之一。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1)劳动行政部门即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已向用人单位送达限期整改指令书、行政处理决定书等法律文书,但用人单位仍未在规定期限内支付劳动报酬。(2)行为人逃跑、藏匿的,以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3)隐匿、销毁账目或者职工名册、工资支付记录、考勤记录等相关材料,以逃避支付劳动报酬。(4)通过虚构债务、虚假破产、虚假倒闭等方式,以逃避支付劳动报酬。(5)其他逃避支付劳动报酬的情形。
总之,拒付工资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不仅损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破坏了社会的公平正义和正常的经济秩序。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如有疑问建议本站在线咨询律师,获取更专业的帮助。